P2P监管尴尬:线下门店禁令或难落实产经
最近,P2P平台关闭门店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并被解读为P2P平台主动拥抱监管。但网易科技采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去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其中对P2P平台的线下业务做了规定:“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这被P2P业内解读为,P2P的线下理财门店必须关闭。
但是,网易科技采访了解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截止目前,网易科技根据所收集信息确知的、已经被媒体公开报道主动关闭线下理财门店的,只有两家P2P平台。更多拥有线下门店的P2P平台表示,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关闭门店的打算,顶多是把不盈利的网点做一定调整。甚至有业内人士透露,有少量线下理财门店正在逆势扩张、打算趁行业低潮进行兼并招人。
资深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动可能反映了目前网贷行业对未来监管政策能否切实落地的怀疑心态,同时也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关店潮不会来临
和目前两家P2P平台正在关闭门店的公开宣称不同,更多的P2P平台向网易科技表示,至少现在并不会关闭线下门店。
线下门店一直以来是P2P平台获客的重要渠道之一,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P2P平台开启了全国铺门店潮流。公开报道显示,目前P2P线上获得一名注册用户的成本普遍超过100元,而大部分平台注册用户到投资用户的转化率在 10%-20%之间,按照这一转化率计算,目前P2P行业获得一个投资用户的成本约为500-1000元,成本高昂。相比之下,线下门店获客从效果上算总账更加精准、合算。
一家P2P平台线下理财门店的负责人向网易科技坦言:“线上的平台,除非你上网专门去找,才能找到。我们门店一般都开在居民区,这样比较接地气。开在写字楼里也不行,开在写字楼里,除非有人专门去楼里找才能找到店,一般都得专门带着过去。不像开在马路边,附近居民出来进去都能看见,顺路就过来了。”
多位P2P平台负责人向网易科技坦言,如果最终监管细则要求P2P平台关闭线下门店,实际上约束力也并不强。“在中国,由于P2P一直没有官方定义,造成市场认知混乱。这些线下门店是否属于P2P的范畴也无法核定。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些店完全可以改名叫‘体验店’,或者注册任何别的什么公司,也完全合法。甚至将来P2P平台可以不去申报P2P备案,不再把自己叫做P2P,这样也就不受监管细则约束了,这是立法的一个难题。”一位P2P平台负责人向网易科技表示。
在线下,具备理财性质的店铺其实一直存在,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一直就没有断过”。 比如中国最古老的金融机构“典当行”,政府监管和控制很严,就出现了“寄售行”,实际上和“典当行”从事的业务非常类似。“总之你限制了之后,它会变个花样继续存在。”
一位资深传统金融机构人士向网易科技解释,上述情况有其存在的内在规律。金融业务要想开展,就需要让顾客知道,就需要有相应的场所,而却不一定非得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场所。比如,银行业务最初是在港口或集市的长凳上进行。“银行”起源于拉丁文Banco,意为“长凳”。保险交易最初是在咖啡馆里进行。英国最大的保险组织劳合社(Lloyds)起源于1688 年英国商人Edward Lloyd在泰晤士河畔塔街开设的咖啡馆。
该人士认为,就现阶段而言,线下理财门店对有些P2P平台的生存来说非常关键,核心问题就在于,可供P2P平台开发的、主要掌握金融资产的人还不习惯用互联网。
他分析,目前,互联网使用的绝对主力是年轻人,中年人属生力军。但是,年轻人手里没多少钱;中年人辨识能力比较强,又是主流金融机构重点争取的对象,得到金融服务的渠道相对多样。于是,中老年人就成为相当数量P2P平台大力开发的人群。这部分人手里有积蓄,有投资需求,但是辨识能力相对较差,不习惯用互联网。
“因此,线下门店对有些平台来说,几乎是必须的,关闭就等于断了主要的资金来源。”他认为。
大债权平台将倒闭?
在多家媒体相继报道P2P平台关闭门店的新闻之后,有业内人士向网易科技透露,有的线下理财门店正在逆势扩张。网易科技未能对此进行核实,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确有门店正在逆势扩张,或许是一个微妙的信号。这反映了目前网贷行业对未来监管政策能否落地折射出的复杂心态,同时也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事实上,对有的平台正在关线下门店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解读。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平台为了拥抱监管而进行的提前调整,有可能只是关闭了一些业绩不太好的门店,或者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
此前,业内有人预计,今年一半以上的P2P平台会倒闭,也有人预计这个数字是70%—80%。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即将倒闭的平台多为做“大债权”的平台。所谓“大债权”,指的是通过P2P平台为大型项目或企业提供的单笔数额较大的借款。
一位P2P平台负责人对网易科技分析,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下行,资产价格下降。一部分过剩产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受国家金融政策限制,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贷不到钱,于是转而向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借钱救命。如果经过一年多的产品周期时间,经济状况还没有好转的话,这些平台无法对许诺的高息理财产品还本付息,就注定要倒闭跑路。
一位传统金融机构资深业内人士持相同观点。他告诉网易科技,P2P平台为吸引资金,给予投资人的预期利息要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相应地,也要向资金使用标的收取更高的资金使用成本。
“大债权”是传统金融机构经营已久且绝不放弃的领域。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优势和平台自身风控经验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使P2P平台投资的“大债权”项目风险要比传统金融机构的项目高得多。
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只要能够以丰补欠,就没问题。可是,问题在于,现在中国经济整体增速下降,恐怕“丰”补不了“欠”。即使有些借贷是有抵押的,但是经济下行时,资产价格也可能大幅贬值的,甚至根本无法变现。
通俗地解释,比如用房子作抵押,一套房子的价值浮动区间很大,楼市上涨的时候,它可以值200万,楼市下跌时,它可能100万都不到。“债务的刚性和资产价值的弹性之间的不匹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该人士指出。
上述人士都认为,最终能活下来的P2P平台大多数都是做个人小额贷款的平台,可以成为银行等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因为中国的金融业还不够发达,有一些未进入银行征信系统的客户也有信用不错的。而且,个人借贷的性质是终身的,不像企业可以申请破产。”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