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赛道上 融信能否继续撑起“高速成长”的野心?

产经
2018
08/30
18:30
腾讯新闻
分享
评论

1

融信中国,这家将闽系房企于2016年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同年2月总部正式搬迁至上海。

一路疯狂奔跑的融信,资金状况也一直备受外界关注。2018年的销售业绩目标锁定为1200亿元,今年的销售额需要有139%的增长,融信才能达成目标。

千亿赛道上,融信能否继续撑起“高速成长”的野心呢?

融信中国2018中期业绩报告实现销售额 545.31亿元

2018年8月23日,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3301.HK)在香港举办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半年报披露,融信中国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 54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销售面积253.7万平米,同比大幅增长125%。

杭州、上海和福州等三个城市,占到了总销售额的66%;其中杭州的销售金额最高,达到179亿元,占比33%。杭州成为了融信业绩贡献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半年融信中国净负债率为140%负债指标有待改善

由于扩张力度较大,2017年融信中国的净负债率达到了159%。

自2018年年初提出明确的降债计划,并表示在合适的时候,在集团不同层面持续用轻资产的模式引进权益类的合作。

上半年末,融信净债务为 463.09 亿元,融信中国净负债率为140%,较17年底下降了19个百分点。

由于上半年的境外债利率为8.25%,拉高了整体的融资利率水平,期末融信中国平均借贷利率相比期初上升0.2个百分点至7.1%。

此外,2018年上半年融信中国先后发行两次美元债,融资4.25亿美元。

2018年6月融信还通过增发配股,以每股10.62港元的配售价格配售1.035亿股,募集资金约11亿港元。

截至2018年6月30日,偿债能力方面,公司在手现金及银行余额共计203.07亿元人民币,与2017年末基本持平;银行授信方面,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超过700亿元。

而在调控不断升级、融资难题日益加剧的环境之下,如何获取充沛的现金流无疑是摆在融信面前的一道难题。

投资力度放缓新增建筑面积与拿地大比下降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融信中国覆盖全国38个城市,项目共147个。总土地储备面积约2517万平方米。

据统计,在上半年获取的14块地中,12块为合作开发,新增权益建面占比为45%,相比2017年末继续下降了5个百分点。

2018年上半年融信中国略有放缓投资力度,全年新增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拿地总价107亿元,同比下降53.8%。

从拿地结构来看,上半年融信于三四线城市拿地较多,新增建面占比达到了63%,其中荥阳、嘉兴、慈溪为拿地最多的三四线城市,占比分别为26.86%、12%、10%。

从区域来看,融信继续加大长三角补仓力度,新增建面达到了174万平方米,占总量70%。

拿地节奏放缓,合作力度加大:据统计,除去收购海亮集团外的23幅地块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都采用了合作开发的模式。此外,融信中国已分别同万科、绿地等一线开发商进行项目合作开发。此举有利于减轻财务负担,降低了市场风险。

观察小结

2018年虽然各房企销售表现依然抢眼,但“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楼市调控政策持续紧缩,如一盆盆凉水醍醐灌顶,让一度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2016年融信在公开招拍挂市场上屡屡高价拿地,展现出其强烈的扩张欲望。2017年融信在招拍挂市场上依旧强势,17宗土地的平均成交楼面价达到了14901元/平方米,为十大闽系房企第一。

2018年,原先“激进”的闽系房企—融信,开始调整步伐。冲刺规模的同时如何去杠杆、控风险,也成为深入考虑的问题。

如果2018年能顺利实现1200亿元合约销售目标,融信中国将从百亿元扩张为千亿元房企大跨越,对于融信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规模才有话语权,有了规模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来源。规模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也是融信中国面临的大难题。

【来源:腾讯新闻】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融信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