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劫的华大基因:离上市之路还有多远产经

砍柴网 / 欧若拉 GPLP / 2017-04-13 10:25
当生物科技碰上IPO,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期华大基因就为一众吃瓜群众揭了幕。

当生物科技碰上IPO,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期华大基因就为一众吃瓜群众揭了幕。

3月14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更新了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这份厚达607页的招股说明书比2015年12月18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多了近100页,然而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精心准备的招股书却引来证监会的59问,这在历史中较为少见。其中“华大基因是否独立于控股股东”以及“43家机构股东持股是否合规”两大问题成为证监会关注的焦点。

复杂的股权

据悉,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华大基因共有4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4家参股公司,而华大控股、华大三生园、华大投资以及40家包括和玉高林、中国人寿、深创投、红土生物、苏州软银等其他投资机构组成了目前华大基因的股东阵容,其中华大控股持有华大基因41.33%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

华大基因历史上重组较多,而且主要通过收购股权和资产的方式,将华大控股下属一些板块纳入发行人体系,涉及最初设立时的临床业务重组,华大医学与华大科技合并时的重组,以及收购临床测序仪以及境外资产重组。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华大基因在进行资产重组时的价格的公允性以及与业务的协同性。如华大医学在2013年7月收购了广州华大后,并剥离了与公司相关的资产和业务至广州医检,并在收购2年后,也就是2015年年初将无实际业务的广州华大作价773.33万元转让给了华大控股。这其中有两点值得质疑,第一,公司当初收购广州华大的原因以及实际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在收购不到2年的时间又进行转让,这一进一出着实让人怀疑。第二,在已无实际业务的广州华大转让时,其估值作价773.33万元,其估值的基础和合理性是怎样的。

另外在证监会反馈函中也提到的一点是,目前由华大控股转让给华大基因的,成为其控股或者全资子公司的,部分在转让当时净资产和净利润仍属于负值。比如2014年7月收购北京优康30%股权,当时的评估值为-176.52万元,权益值为0,收购后北京优康称为华大基因的控股公司,作价1元。还有收购武汉医检1%股份,后者净资产也为负值,那么这意味着被收购的这两家公司日后收入将并表反映在华大基因财务报表中,该两者对于报表将产生哪些影响,收购的原因也值得深究。

此外,在华大基因长长的股东列表中,有诸如红杉、软银、深创投等这些名气十足的机构股东也引起了证监会高度关注的目光,其适格性、所持股权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变相公开发行都是问题所在。如荣之联既是其前五供应商又持有0.1%的股份,其中是否存在非公允的关联交易。

实际上,自2014年5月华大基因开始引入外部投资者时,坊间、朋友群中一直有机构兜售华大基因的股权,是否有华大基因股东将股份拆分对外进行公开售卖,以及股东穿透后其投资股东是否符合合伙人资产标准鉴定以及合伙人数量是否超过50人,都值得关注。之前乐视汽车在融资时也曾遇到过股东拆分股份售卖的情况。

波折上市路

作为国内首家做基因测序科学研究的机构,华大基因在生物科技界的的地位非同凡响,但是当它与上市碰撞,一路上却坎坷不断。

2014年,华大科技一度被传将赴海外上市,甚至已经选定花旗与大摩作为承销商,在此过程中,华大基因调整了战略,拟将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分开在H股和A股上市。但这一计划也打了水漂。华大股份披露的《申报稿》显示,华大科技在2013年的营业收入是6.16亿元,净利润为9867万元;2014年,其营业收入为6.45亿元,净利润却只有649万元。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华大控股此前收购测序仪生产商CG后,其竞争对手Illumina禁售了最新的基因测序仪,并提高了基因检测试剂的价格,使得华大科技整体成本大幅上升。

因此业绩暴跌或成为华大科技放弃H股上市的重要原因。同时之前和华大科技的股东签订的上市对赌协议也使得华大科技不得不最终走向了与华大医学合并之路。

实际上,投资人觊觎的多是能在未来有更大想象空间的华大医学,后者目前主营业务是无创产前检测,但是据公开报道,颇为强势的管理层先开启的是华大科技的融资计划,并作出承诺,华大医学融资时,华大科技的投资人有优先认购权。本来打着如意算盘,希望两个主体都实现最后的融资和上市,没想到业绩的下滑让之前华大科技的上市计划泡汤。

2015年12月11日,合并后的华大基因向证监会递送了公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开始迈出IPO第一步。

好景不长,就在2016年11月3日上午就被曝华大基因IPO被中止审查。什么鬼?才一年不到啊,怎么就被中止审查了呢?后来经华大基因证实,只是一场乌龙而已,系中介机构人员更替换而已。

华大基因的上市之路充满坎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生物科技行业在中国蹒跚起步的状态。

待成熟的基因诊断行业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这个由美、英、法、德、日等国家主导的计划本来和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正是在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等一批中国科学家的积极倡导之下,中国才得以参与了1%的测序工作。虽然扮演的角色有限,但是确实在中国的基因科技发展史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基因组研究所。华大基因则自立门户,在基因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7年以来,完成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图谱,2008年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2011年启动了“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华大基因走过了从参与到跨越的过程。有的人可能认为华大基因只是基因测序的工厂,殊不知华大基因做的正是造福人类的事:医疗领域,精准医学,减少出生缺陷;农作物生产领域,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等。

汪建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来描述基因未来的前景:科技技术服务能达到一百亿,医学服务能达到一千亿,人人服务能达到一万亿。想想就令人激动,也由于如此伟大的前景,有市场人士预测,华大医学上市后又将成为继顺丰后的千亿市值公司。目前可比的是国外基因检测公司illumina市值达243亿美元。

现阶段,华大基因在排队中,贝瑞和康也借壳*ST天仪上市,目前仍处于反馈意见阶段。贝瑞和康目前主营业务是基因检测服务与设备实际销售,是华大基因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目前市值为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244.85%。而华大基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增长26.7%,净利润增速和净利润率均低于贝瑞和康。

此外,还有从华大基因离职出来的被称为“华小”群体涌现出了源源不断的创业者,从去年开始基因行业的融资开始的变的异常火热,日前吉因加获得了华大、火山石的投资,燃石医学获得了来自红杉、济峰资本等近3亿元的B轮融资 。

然而被一二级市场同时寄予了极大期望和估值的基因行业,目前仍处于行业的早期阶段。GPLP君了解,目前在基因检查领域门槛较低,只要拥有相应的基因检测设备以及熟悉检测流程的业务员即可完成检测。最吸引人的蛋糕还是在被屡屡提及的肿瘤基因检测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因检测公司有大约70%的公司都是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业务,但是实际上,肿瘤基因检测在整个国际上都没有得到成功的推行,而且肿瘤基因检测目前还处于预防阶段,并没有深入到实际基因治疗和基因干预的程度,同时行业人士也认为,希望通过基因治疗疾病仍属于实验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