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地图战争背后的巨额隐形生态链产经

时代周报 / 陆一夫 / 2017-01-03 13:15
在距离北京市中心接近40公里外的科技园区里,高德地图有一个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数据生产基地。基地内部大屏幕上,无数缓慢移动着的点分布在北京市的交通干道,这些都是正...

20131107042305150

在距离北京市中心接近40公里外的科技园区里,高德地图有一个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数据生产基地。基地内部大屏幕上,无数缓慢移动着的点分布在北京市的交通干道,这些都是正在路上行驶的GPS定位回传。

这个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数据中心,每天都要处理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响应。每一次的响应背后,都是人工智能(AI)的运算和大数据的存储。与过去不同的是,高德逐渐摆脱人、车采集数据的方式,而是勇敢大数据就能及时实现新路发现、交通规制信息变化识别等多维度的数据更新。

高德地图技术副总裁于志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地图自主采集生产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在线化、自动化、智能化,目前高德已经处于自动化阶段,正朝着智能化阶段迈进。“强大的数据能力也离不开计算能力,在引入阿里云之后,强大的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能力已基本实现强强联合。”

这一切的目标,就是要将虚拟的在线地图无限逼近现实,甚至实现“活地图”。“没有活数据就没有活地图,也就没有未来。”于志杰表示,今天用户需要的是零秒更新、变态准确的地图,而这一切都基于活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除了用户自行反馈外,来自阿里生态体系、政府交管部门以及开放平台的第三方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广度和实时性。

在PC时代,在线地图只是帮助用户规划出行路线的工具;但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在线地图已经衍变成社交、LBS和O2O的底层基础设施。随着精度的不断提高,在线地图甚至被视为是进入无人驾驶领域的船票,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汽车厂商都希望拥有这样一张“活地图”。

毫无疑问,BAT三巨头是在线地图市场的寡头者,但各自生态圈的大小决定着地图背后的数据质量。在地图产品里,数据就是驱动力,谁积淀的数据越多,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该地图产品所构建的壁垒就越高。基于这样的原理,百度地图正在掉队,高德和腾讯未来必有一场厮杀。

AI觉醒

从人造卫星到人工智能,在线地图的制作经历了数个曲折的阶段。最初谷歌等互联网公司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到后来各个地图公司雇佣街景采集车在各大城市里进行数据采集,再到如今利用人工智能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地图的制作成本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

要知道在移动互联诞生前,传统地图的数据生产的成本巨大。工作人员先根据城市的繁华程度和用户量的大小规划采集计划,然后通过大量人工把这些信息处理,最终反映到地图上。

不过从2007年开始,高德地图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进行地图制作,那就是利用交通大数据提供的实时路况服务对在线地图进行实时更新,这是高德“活数据”能力的第一次上市。“现在,活数据能力已经渗透进了高德地图生产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高德地图技术副总裁于志杰称。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高德地图的AI引擎引入了模块化机器学习,引擎的运算已经从基于罗列规则的公式变成了基于多方面考虑的立体、灵活的模型,更多的因素被纳入进来,同时机器训练的时间却更短。通过采集数据建立模型,高德利用机器学习实现内业的任务智能切分、人员智能匹配和外业的智能采集调度,使采集生产更智能、高效。

“当信息反馈回来之后,高德的数据处理就是进入自动化的流程,通过自动识别内容,然后去自动区分,区分完了之后的数据进行自动融合,再进入到质量墙,就会进入到我们的手机上。”高德地图数据中心总经理李艳霞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UGC的上报和对于情报的自动化处理让高德地图变得更加精准,“我们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去获取实地路况,再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把所有的数据快速地处理上线,反映到高德地图里面,实现T+O的即时传输。”

数据为王

如果说AI是在线地图的大脑,那么大数据就是血液。为了保持路况的即时性,在线地图必须保持数据的高度新鲜和质量,这意味着系统需要存储、处理和分析各个维度的数据。

从地图的发展历史来看,数据对地图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在线地图先驱谷歌从2004年就开始购买地图数据,2008年开始自主采集数据,逐步替换购买数据。在2009年引入了大数据后,谷歌先是在地图上增加用户反馈入口,甚至后来购买了以色列的众包地图Waze,以加强大数据方面的能力。

据高德地图数据中心总经理李艳霞介绍,高德地图精准的实时交通大数据中有78%来自于UGC众包数据,22%来自于出租车、物流车等行业浮动车辆。目前高德地图的实时交通动态事件数据中,有85%来自于用户上报,其余来自于交管和政府。

事实上,数据的维度越多,地图的精度越高,除了采集车和众包收集数据外,来自生态系统的数据支持已成为数据积淀的重要来源。例如腾讯通过微信和手Q的定位功能就能获取大量的用户地理信息,再加上滴滴出行的交通数据,腾讯地图能在地图市场上赢得一个席位。

不过从数据的丰富性来看,阿里各项子业务的数据之和让百度和腾讯望洋兴叹。尽管近年BAT在移动互联项目上的布局甚广,但收集数据的能力上阿里优势明显。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此前曾表示,虽然腾讯投资了美团、京东等公司,但腾讯无法像阿里一样从新浪微博和优酷手里拿到数据,这使得腾讯的金融业务处于劣势,无法拿出同等风险级别的金融产品。

目前高德地图的大数据来自阿里的生态体系,包括菜鸟物流的运单和物流车数据、口碑的外卖数据等,通过这些数据的融合,高德可以发掘POI的新增与变化,强化地图的基础数据。

“自主采集生产的持续渐化,加上大数据的持续升维,才能满足活数据的需求。大数据的优势,在于数据实时性和覆盖面上给高德提供另外一个维度的支撑,大数据和自主采集生产计划是活数据的必须条件。”于志杰表示。

生态圈层对抗

在线地图并不是近年才流行的产品,早在2002年,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和谷歌地图等相继面世,为用户提供方便和详细的地理服务。在PC端时代,百度地图基于巨量的搜索流量,一度拥有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不过在移动互联取代PC后,百度地图的市场份额逐渐被高德地图蚕食,直至2016年被后者反超。

2016年10月,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兼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宣布,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的每日活跃数据已超越百度地图,成为行业内排名第一的手机地图应用。根据艾瑞mUserTracker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的每日活跃设备数约为2983.19万。这一数字引来了百度地图的强烈质疑,双方就行业第一之争再次出现争执。

这场口水仗的背后,绝不只是车载导航市场的争夺,而是社交、LBS、O2O等生态圈建设的对抗。众所周知,地图是百度内部仅次于搜索的重要业务,亦是百度的现金牛之一,近年百度对O2O的投入不计成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地图带动百度糯米和外卖业务发力,从而为百度金融铺路。

而阿里则通过收购高德为移动互联业务打下基础,后来的口碑、闲鱼等都有高德地图的贡献。在阿里的生态体系中,高德的角色是与其他部门协同运作,从而彼此间实现化学反应。

由于牌照问题,在线地图市场早已被BAT瓜分,谷歌等外资公司几无可能形成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的中外合资企业,其外方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超过50%。截至2012年1月31日,全国共有151家单位获得了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证书。

从市场份额看,高德和百度已经牢牢占据行业前两名的位置,但腾讯也并未放弃跻身第一阵营的机会。2016年12月26日,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将与腾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收购荷兰地图服务商HERE 10%的股份。早在2014年,腾讯就通过战略投资四维图新间接拥有了甲级地图测绘牌照资质,从而布局地图服务。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腾讯是四维图新的第二大股东,持股达10.97%。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陆一夫】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