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土壤为何长不出“中国的Airbnb”洞见

砍柴网 / 李玉杨 / 2016-05-30 11:51
全球估值前四的独角兽们,其中有三位是共享经济的拥趸。但同样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代表,Uber所在的租车行业和Airbnb经营的房屋短租领域却在国内的发展却有了很大的差别,...

mp29144180_1440472709756_4.jpeg

目前,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企业除了Uber、滴滴之外,我们所能够想到的另外一个鼻祖级人物就是——Airbnb。

现在Airbnb依靠房屋租赁已经做到了255亿美元的估值,在全球“独角兽”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Uber和小米。

全球估值前四的独角兽们,其中有三位是共享经济的拥趸。但同样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代表,Uber所在的租车行业和Airbnb经营的房屋短租领域却在国内的发展却有了很大的差别,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知道滴滴、Uber,却鲜有人了解Airbnb这样一个经营模式。

其实国内早就有了Airbnb的学徒,现已倒闭的爱日租是由德国“互联网山寨之王”之称的Rocket Internet控股的,前段时间阿里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就是Rocket Internet的杰作。

只不过爱日租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中毒的家伙”,烧完2000万美元之后宣布倒闭,被很多人看做是中国没有在线短租的生存土壤的实证。

在思考一些共享经济问题时,我偶尔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共享经济,为何打车和房屋短租在国内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真如大家所说的,Airbnb模式在国内没有生存土壤?还是没有找到打开正确体位的姿势?

今天,就以本人的浅之拙见来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带来更多有益的启发。

都是非标服务惹的祸

共享经济好比电商行业的C2C,是以线下用户的闲散物品或者是服务等基于线上平台进行物权短暂交换的新兴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可称之为“互联网+”在目前最好的实践者,但是共享经济和现在很多“互联网+”行业面临着一样的困境——非标服务和产品如何进行普适性改造。

Uber和Airbnb在产品层面的区别

商业模式上来看,Uber和Airbnb也都是玩的共享经济,差别并不大,而Uber和滴滴在国内的现状表明了,消费者对于共享经济这一商业模式事实上的认可,这就说明共享经济在国内完全能够行得通。

抛开共享经济,想要找出Uber和Airbnb市场表现不同的原因,必须深入产品层面进行发掘。Uber的产品是以线上打车为主,Airbnb是以线上短期出租房屋为主,两者一个满足了“行”和需求,一个满足的是“住”的需求。

如果说区别,打车和租赁房屋除了外表形态上的差异,打车更多的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而租赁房屋则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服务。这是基于,打车行业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套跨区域的服务规范。

举个小小的栗子,你知道在北京冲着出租车招招手就能拦下,同样在纽约、在东京、在伦敦,这一方法同样适用。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线上打车其实就受益于人们潜意识里已经形成的约定成俗的打车习惯,使得无论是购买方还是出租方的学习适应成本都极低。

但在Airbnb上挂出的房屋既没有酒店的24小时服务,保洁人员及时周到的清理和每天更换的洗浴用品等等。这种非标准化的服务产品,往往加重了用户的心理负担,并且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适应难题。

当然,如果不深入研究,你会发现Airbnb的房屋租赁模式和国内传统的房屋中介有着相似之处。

但是,传统中介会让买卖双方进行看房面谈,提升安全感,并且提供契约保证。而这些对于Airbnb来讲,其表现手段就是更为苍白的房屋PS照片和“不够靠谱”的文字描述。

在国内目前信用普遍不高,社会公众安全感极低的情况下,去陌生人家里住上一晚,堪称是一次冒险活动,至少我会为买卖双方的这种勇气点个赞。

而且,Airbnb模式对于国人来说,带有强烈的美帝文化气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2013》称,预计2020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到35平方米,实现一户一房 。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该报告称2012年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00平米,人均30平米。

根据美国统计署发布的数据,2014年美国共有住宅1.34亿栋, 美国家庭拥有自己房屋的比率是65%,其中的60%为独栋屋、6%是连栋屋或双栋屋、8%为活动房屋,剩下26%为公寓楼里的单元房。美国人拥有房地产的中线价值为17.7万美元。若按统计署每个家庭平均人口2.63计算的话,人均占有使用面积的中位数为88.6平方米。

从人均面积和独栋House上就可以看出,美国的房屋短租有着很好的经济基础,能够撑起Airbnb这样的“上层建筑”。Airbnb式的短租在国内行不通,是不是就意味着在“住”的层面,共享经济在国内没有生存土壤呢?当然不是。

非标准服务商品必须进行标准化输出

在Airbnb网站上,较为普遍的短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套房屋出租,另一种则是和房东一起共享一套房屋。

私以为,既然房屋出租式的共享方式是一种非标准的商品服务,那为什么不在有限的程度内进行标准化整合,既能够保证共享经济的特色,同时又不失舒适方便的特性。

比如,国内用户担心安全问题,为何我们不从整套房屋出租开始?教育培养用户,只有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用户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房屋短租更加的实惠方便,而且也是一种时尚的住宿方式。

像爱日租这样Airbnb的像素级复制者,往往平均一单可赚50到60元,但爱日租获取单个订单成本是150元,也就是平均每单亏损上百块,相对于普通互联网公司的单个获客成本来说,高出了数十倍。所以,他倒闭了。

而如果一开始,爱日租能够提供类似酒店的服务,但是以短租的方式,先进行整套房屋出租,这样有利于保证用户体验。当整套房屋出租已经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标准之后,此时再横向扩张,相信阻力或小很多。爱日租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非标商品服务进行相对的标准化管理,这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以后无论是上门按摩或者是上门理发等等非标服务也同样需要有这样的取舍。

中国在线房屋短租行业的切入点和方向在哪里?

笔者认为,除了以上的非标商品服务的标准化输出,其实我们也不妨参考Airbnb进军国内的方式。

似乎Aribnb已经开始吸取中国模仿者的教训,在2015年,Airbnb踩着一众模仿者的尸体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不得不说,Airbnb选的真是时候。

据报道:2015年 第一季度,Airbnb 通过穷游网页面总预定数量为 9634 单,总间夜达到 23389。

此外,Airbnb联合创始人内森?布莱卡斯亚克(Nathan Blecharczyk)最近称,Airbnb公司准备让房主和投宿客人结伴旅游、开展体育活动或其他活动。

可见,旅游行业已经成为Airbnb的下一个目标,而在中国Airbnb更是将旅游作为切入点,从而反向延伸至房屋短租。

国家旅游局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出入境总游客数量为1.27亿人次,同比增长9.8%。

显然,Airbnb将旅游作为入口,是有着用户需求基础的。而游玩往往必须考虑“住”的需求,两者天然的联系让Airbnb找到了打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这种将需求解决方案打包的方式推广在线短租的方式更为聪明。

无论是去哪游玩,其实都是一件较为系统性的工作,游客不仅仅需要考虑景点、住宿,同时交通出行、特色餐厅等等都需要提前调查了解,不管Airbnb还是其他在线短租公司都有着天然的上下游拓展渠道。其实国内的某OTA早已开始进行风险投资布局在线短租创业企业,说明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Airbnb模式的多元化机会。

在线短租作为共享经济,其所具备的纵向扩展能力甚至超越了Uber所能够带来的想象力。现在Airbnb已经渐渐证明了其价值所在,或许不久的将来,他的中国模仿者很快就能成为下一个“滴滴”式的竞争对手。

所谓Airbnb在国内没有生存土壤,笔者认为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在线短租行业目前才刚刚发力,当资本集中涌来,才是在线短租行业真正的春天,虽然这个春天来的晚一些。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