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线电视天价竞购英超版权,如今面临倒闭?败局
(原标题:昔日天价竞购英超版权,如今面临倒闭,香港有线电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有人说,香港是大陆的一面镜子。其实,不光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而言是这样的,在付费电视以及体育版权争夺的战场上,走在前面的香港市场,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与警示。
因连续九年亏损且卖盘不成,成立近24年的香港首家付费电视“有线电视”或将于6月初闭台。
据《东方日报》报道,目前业务包括“有线电视”的有线宽带通讯有限公司,连续九年已经亏损达十六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约12.8亿元),其母公司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于3月9日宣布,在已承诺的四亿元资金之外,不再向有线电视作任何资金承担及撤出有关业务。这意味着,有线电视若未能找到新资金来源,有可能将于6月闭台。
据了解,有线电视拥有大约90万9千个收费电视客户、约15万6千个宽带上网客户,以及约9万5千个固网电话客户,如若6月闭台,旗下所有客户以及超过两千名员工都将受到影响。
据分析,有线电视除了陷入香港电视停滞不前的大环境,其天价抢夺英超转播权的行为,也为其闭台危机埋下伏笔。而有线电视与now TV为期约十年的版权争夺大战,足以写进任何一本传媒产业的教科书。
做为博取收视率的王牌赛事,英超等顶级的独家版权早已是各大转播平台眼中的香饽饽,但有线电视的遭遇也让人们不禁反思,尤其是在市场状况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顶级IP对转播平台的帮助究竟几何呢?更高的版权投入,也对转播方的经营成本与节目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版权恶性竞争手段,其实并不可取。
一、十年版权内战
有线电视(全名为香港有线电视Hong Kong Cable Television)于1993年成立,是香港首家付费电视,曾享有“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鼎盛期香港有线电视下属电视频道多达134个,为全港电视台之最。
有线电视自2006年失去英超后,营业额一泻千里
但从2008年以后,有线电视经营急转直下,开始连年亏损,现金流急剧恶化。过去曾以独占欧洲主流足球联赛等体育节目的版权为镇山之宝,成功吸纳了大部分客户成为了全港地区最大的收费电视台。
可在2007年失去英超版权后,用户不断下降的有线电视陷入发展困局,自2008年起公司就一直亏损,备受打击的有线电视决定斥巨资重新夺回英超版权,这场豪赌能成功吗?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他们的对手:now TV。
Now TV成立于2003年,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IPTV商用业务之一,now TV提供超过190个高清以及标清频道,当中约一半的频道是其独家提供。近年来now TV致力于开发多屏互动应用,观众可以通过其app “now player”随时收看节目,亦可以通过遥控器在电视终端完成观众投票,订购商品,食品外卖,买卖证券等生活服务。
2007年首次从有线电视手上取得英超播映权之后,有很多英超联的球迷因此而转投now宽带电视,加上有线电视收费高昂,因而出现大量客户取消有线电视帐号的热潮。now TV也借次良机,在2007年一举取代有线电视,成为了香港用户最多以及频道最多的收费电视营运商。
2003-2012年now TV与有线电视的业绩对比
可在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now TV在2007年一举与有线电视持平业绩之后,在三年后居然又被有线电视再度反超。这都要归于当年有线电视以十亿港元的天价重新从now TV手中夺回了英超版权。
然而,令有线电视所不可预料的是,力争回来的英超版权让他们作茧自缚。高昂的版权竞投费用,让有线电视在盈利不多的情况下持续亏损,在重新拿回版权的第一个赛季,有线电视的亏损金额居然创下了历史新高的2.7亿元。
而now TV,则将这笔省下的竞投费用全部放在了转播质素的改良上,他们自2010年起便大量投放资源,自制now香港台、now101台、now观星台等娱乐频道;除此之外,他们也与HBO、美亚娱乐等多家媒体巨头签下独家合作协议,组成诸多以亚太地区为主要市场的电视频道,均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细心耕耘的now TV终于等来了机会。2012年末,无力独自承担英超独播的有线电视为了维持经营成本,与now TV达成了一项协议:轮流播放每隔三年的英超联赛。这无疑是弱化版权恶性竞争,降低市场风险的一记妙招。但有趣的是,没等now TV高兴多久,他们又遇上了新的对手——乐视体育。
二、高价竞购?这剧情我看过
乐视集团在香港布局是2014年开始的。2015年,乐视体育以高达4亿美元的版权用费拿下了香港地区的英超三年版权,这是足足超过上一个版权周期一倍的“天价”,now TV也不得不通过与乐视体育的协商,以授权播放的形式,维持自有平台的英超播放权。据香港媒体报道,为拿下香港地区的版权,乐视体育甚至不惜向股东贾跃亭“借款”。
而一年之后,乐视体育又宣布以超过一亿美金的价格获得NBA在港五年的全媒体版权,包括新媒体、OTT网络电视在内,费用也已经超过了上次版权周期的四倍。
▼2015年乐视收购香港英超版权后,各大港媒陆续出品文章向球迷解惑
在乐视体育进入香港之前,英超转播一直是由有线电视和与李泽楷旗下的now TV轮流坐庄;而乐视体育获得的NBA新版权,依然是从now TV手中抢来的。
此前香港的NBA官方转播来自于now TV有线电视,每天只能转播一场比赛。但另一方面,翻墙看比赛在香港已成习惯,相当规模的观众通过免费跨境点播收看直播赛事,而NBA官方也会提供League Pass的月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OTT网络电视收看所有NBA赛事,每月收费约合人民币154元。
目前now TV仍然是香港最大的收费电视客商,旗下拥有130万客户。“瘦死的骆驼”香港有线电视以95万客户位居第二,而乐视在收拢英超,NBA等王牌IP后,一度提出要在赛季末将乐视在香港的用户提升至100万。
“保二争一”的目标可见乐视在香港的野心,也源自于当下OTT网络电视对于传统收费电视的冲击大潮。依据著名统计组织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最新报告,有超过69%的香港观众会通过电脑在网上自选节目收看,67%的人会选择用手机端观看。OTT网络电视先天的优势让传统收费电视供应商倍感压力。
面对乐视的咄咄紧逼,now TV缺放弃了与乐视“对炒版权”的做法,选择维持自己一贯保守,稳健的节奏。以NBA为例,在版权争夺的过程中,竞标失败的now TV仍然认为,自己已经递交了具备竞争力的投标价格。
“目前的投标价格已经不合乎经济原则水平。”now TV相关负责人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短短几个月之后,在大陆赛事版权市场一时风头无二的乐视体育,就近乎样板戏一般,重演了有线电视在香港的故事。距离各项王牌赛事的季末尚有数月,乐视体育能否在香港市场撑住门面,实现他们“100万”用户的小目标,还是一个问号。但乐视体育也且不必妄自菲薄,正如当年now TV在失去英超版权后所做的那样,他们如果能将资金改用于推行本身的策略和制度改革上,做好充分准备在多重竞争压力下生存,还是有望稳住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阳光明媚但看不清的未来
1957年,香港第一间电视台【丽的映声】开播,用户月费25元,本地收费电视历史就此拉开序幕。不过由于反响不佳,【丽的映声】自1973年转为了免费台,直至1993年有线电视正式成立,整整二十年间,香港没有任何收费电视台,电视市场全部由免费电视垄断。市民的选择就被局限于翡翠台TVB和亚洲电视ATV。
尽管八十年代末期,当时的港英政府决定开放电视市场,催生了多家收费电视台,“收费电视战国时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竞争。可时至今日,免费电视与其领导者TVB垄断市场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收费电视的日子甚至还一日不如一日。
随着本地收费电视市场越加成熟,用户人数上升空间收窄,营运商之间互相高价争夺独家版权的恶性竞争,也有了充足的客观背景。在数码化新媒体崛起,与市场纷乱的环境下,特区政府的态度更显得摇摆不定,过往以来的“牌照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不干预」的旁观者姿态又令电视台承受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大众对于收费电视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质疑,愈演愈烈。
但与香港地区的不景气相比,全球收费电视的产业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2012年,中国大陆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收费电视市场。而据预测,到2018年,整个亚太地区收费电视用户数量将新增4.2亿,将超过现时美国收费电视用户数的三倍,营业收入将增长达120亿美元。有别于免费电视的运营机制,收费电视应把用户效益放在第一位,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
所以,未来收费电视应继续强化掌握市场需求趋势的能力,通过策略定价来拟定目标成本,最终解决现时以用户缴费与广告收入为主的固有经营模式风险。
有人说,香港是大陆的一面镜子。其实,不光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而言是这样的,在付费电视以及体育版权争夺的战场上,走在前面的香港市场,也会给我们不少启发。
看完有线电视与now TV这场惨烈的版权争夺战之后,不知道隔岸观火的大陆玩家们,又有怎样的感慨与启发呢?
【来源:钛媒体 作者:体育产业生态圈】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