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宇辞职看运营商隐忧:巅峰期已过,大企业病凸显洞见

钛媒体 / 向远之 / 2017-03-15 14:57
昨天又是平常的一天,但是在运营商的舆论圈中一篇文章开始刷屏。运营商中国移动资深员工宁宇宣布离职,一篇《再见,移动》,如同蝴蝶扇动的翅膀,让通信行业无数人心有戚戚...

从宁宇辞职看运营商隐忧:巅峰期已过,大企业病凸显

昨天又是平常的一天,但是在运营商的舆论圈中一篇文章开始刷屏。运营商中国移动资深员工宁宇宣布离职,一篇《再见,移动》,如同蝴蝶扇动的翅膀,让通信行业无数人心有戚戚。也许这时候,他们会在基站旁,营业厅中,办公室中拿起手机,看到这篇文章,然后内心掀起一点波浪。钛媒体则给这篇文章起了一个更有意味的标题《那个誓与中国移动共沉沦的元老少年,离职了》。

宁宇是邮电部新建移动局第18号员工,是整个中国移动集团工号为70号的员工,中国移动是他大学毕业后唯一效力过的企业。在这篇文章当中,他言语克制,但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波澜。而坊间的评论千差万别,有着不同的揣测不足为奇。

宁宇是业内资深的IT专家,他的文章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有着很高技术水平的人在运营商中并不鲜见,而能够深入浅出的说清楚的并不多。而在他见于网上的文章当中,他一直都是强调运营商的价值和鼓励新员工融入运营商的员工,而这时候他却要离开了,而且即将前往的是华为,一家作为运营商乙方的公司。

这个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最大化无疑是有好处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人才流动能够保持企业和个人的活力,也能够使得运营商可以反思自身的人才策略。对于宁宇加入的公司而言无疑也是增加了人才。网络的分析已经有了很多,作为一个曾经在运营商工作过的人,无疑更有着内心的感触。

运营商大企业之殇

曾几何时,能够进入运营商的人是天之骄子,为了能够进入运营商能够让各大名校的毕业生在招聘会现场挤破了头,而现在可以看到的是运营商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如果是将运营商比喻为一艘船,在运营商这个船舱中一直坐着的人可谓是心有戚戚。在宁宇文章发出后,知名通信自媒体故事书发出的文章《中年赤子难说离别,从宁宇离职中国移动看运营商的人才隐忧》中,有着很多富有意味的评论。比如有这么一些相关评论:

集权者因利不担责,担责者无力也无权,事何能成,情何以堪。还有一篇评论说:其实在中国移动还有很多在一个岗位默默无闻工作的兄弟们,他们一直在幻想,得到领导的垂青,可是一批又一批的领导的更替,让他的皱纹不断加深的同时,逐渐边缘!即使你能力很去爱那个,可是你只有背影,没有背景,你永远都是垫脚石!当然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

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大企业病凸显。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利益回报的内部拉大,使得曾经在老邮电和创业初期形成的文化逐渐稀释,形成了厚厚的部门墙,这也是一个企业必然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说就是所谓的人情味更加淡漠。用通信术语来说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断离散和损耗的过程。而由于运营商人员流动过去相对较小,因此不断进入的新员工在使得企业不断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是一个生态链的形成,适者生存,同质化和利益集团逐渐凸显。

这一方面是企业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领导难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离基层越来越远,对于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其实是一种打击,企业员工的幸福感不断降低。所以我们总可以听到运营商关系至上的言论,这有多大程度真实呢?作为笔者的工作经历感觉而言,确实有很大程度的真实性,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无数的条条框框和竞聘上岗却经常是量身定做。

在社会的新媒体环境使得人们自由发声更加容易的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运营商的员工声音是相对较小的,这是因为运营商的文化相对更加封闭,环境也更加封闭。作为一个发展进入成熟期,尽力了邮电分离,电信分离等漫长历程的企业来说,运营商员工属于垄断行业员工性质,部门相对封闭,而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可能会喝酒吃肉,但是却不会喜欢在外界高调。

而这时候内部封闭的沟通渠道让一部分表达诉求不能够畅通,使得一部分员工在网络渠道发言,也成为了一种双刃剑效果,也许会成就个人的品牌,但是却不一定在体制内部有利。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科技媒体经常发言的运营商员工最后离开了运营商,他们的职级也一般不高。但其实,保留一个活跃的沟通渠道对于一个企业保持活力是很重要的。

作为一个网络性产业,运营商员工遍布全国各个层面,人员结构也在进行着很大的变迁,90后逐渐加入公司,80后逐渐成为中坚,一部分被逐渐同化,但是有着不同想法的人可能越来越多。但是限于三四线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氛围,在基层离开的人比例远远低于一线城市和集团,离职潮是相对于过去而言,但是如果高层不重视,也许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虽然大企业可能不会在意这种变化,但是仍然值得重视,改变是所需要的。

企业的成长瓶颈

前不久有篇文章说移动高管加入联想终端,其实只不过是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浙江公司的负责人,一方面说明作者对于移动体系不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运营商的人才跳出运营商仍然是一个值得记录的事件,哪怕级别实际上不算很高,有意思的事,一些真正高级别的跳槽却有意无意的并没有掀起很大的波澜。比如前移动安徽分公司和市场部总经理徐达离职,和前市场部总经理高念书加入亚信等等,很多他们加入的公司往往是通信产业链上的公司,真正加入到互联网公司的并不多。

在美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后,中国的通信行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美国的IT和互联网泡沫也没有对中国的通信运营商发展形成影响。当时政府的策略是通信先行,在通信作家年志勇的邮电三部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通信行业从业者热火朝天的干劲和行业的迅速发展,当然,当时也有着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人们释放的激情影响。

市场经济说明,只有市场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经济的潜力就能够迅速的迸发,而邮电正好是包括了人和信息流动的重要动力,有了通信,人就能够自由的交换信息和进行决策。邮电分离和三大运营商成立,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形成,虽然难免泥沙俱下,但是总体上刺激了社会的福利和行业的发展,而中国的通信设备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迅速崛起。宁宇等一大批运营商中坚也是这个时候加入到了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的福利。当时社会对于通信行业的印象,虽然当时的资费相对于收入水平占比比较高,但是总体是偏正面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已经不在相同,通信行业的发展已经过了高峰期。 一个企业总有着发展的生命周期,包括求生存期、发展期、巅峰期、衰落期各个阶段,从发展来看,现在运营商已经离开了巅峰期。那些曾经在巅峰期提出的方案逐渐已经少人提起:国际化、向互联网进军等等。

企业从充满活力到走向按部就班,也许曾经的有机化和相对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官僚化和机械化。而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开始趋缓,各种各样的新通信方式逐渐取代了语音和短信,而新的通信方式却把运营商和用户的距离拉远。

一句话,运营商已经过了高峰期,他们被OUT了,不再是产业链的中心。对于希望能够继续在这个行业当中继续处于前沿的人来说,他们自然不甘于在官僚中丧失自己的锐气。何况在国企改革方向未完全确定和多次巡改中,运营商干事的热情受到打压,风险增大不少,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运营商曾经是一个绝对的高新科技行业,从模拟通信到GSM,再到3G和4G,运营商的每次升级看上去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现在电信技术却看起来是不断的升级,不断的增加带宽和速率,想象力看上去不如VR、人工智能这些概念光鲜,而运营商却难以走入这些领域的核心。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运营商的人去了华为、亚信这些企业,在过去,他们是运营商的乙方,运营商在他们面前有着海洋般的心理优势,而现在这个年代,他们却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企业之间的业务渗透层出不穷,而从甲方到乙方,实际上思维方式也相对更加相近。而运营商心心念念的互联网,对于习惯了运营商思维的人而言,其实是一个差异化更大的领域。

这也侧面说明,运营商的年轻员工如果习惯了运营商的工作方式,习惯了不断的PPT和汇报和乙方的呵护,如果要进入一个和运营商差异化更大的领域,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那么运营商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人员流失挑战风浪,但这也许是一件好事,运营商积累了大批的人才,但是人力资源潜力没有发挥,很多运营商积累的隐性知识无法变现,他们离开企业的边界,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马斯洛指出,人的层次分为多个层面,包括生存、安全、受尊重感觉和自我实现等多个层面。而现在运营商却只能逐渐保证最低的层面。ICT行业在面临巨大的变化,运营商的生存环境也在面临巨大变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和提速降费等方案的提出,也在倒逼运营商的改变。在《十万人的大迁徙-十字路口的IT人》一书中,作者曾经指出了这种变化的趋势。少年飞逝,分野浩荡,每个人也许都会在变化中以初心和现实衡量重新方向和梦想。

【来源:钛媒体       作者:向远之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