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网约车新政落地,共享出行“冬至”产经

品途商业评论 / IT老友记 / 2016-12-24 14:09
10月8日,北上广不约而同发布网约车新政意见稿;时隔两个多月,三地依然默契,冬至日下午接力落地网约车细则。对比意见稿,正式文件仅进行了小修小补,备受争议的“京人京车...

10月8日,北上广不约而同发布网约车新政意见稿;时隔两个多月,三地依然默契,冬至日下午接力落地网约车细则。

对比意见稿,正式文件仅进行了小修小补,备受争议的“京人京车”“沪籍沪牌”板上钉钉,而此前未对驾驶员有明确规定的广州,增加了“须有本市户籍或居住证”一项。

显然,监管层对于网约车平台没有采取完全开放的态势,同时也没有一棒子打死。舆论在被晾了两个多月以后,对正式版文件也再无“戾气”。然而,这一切都表明共享出行冬至已来。

“微调与曙光”

分别将三地“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稿”进行对比,得出如下表格:

值得提的几点是:

1、京版文件中车辆条件方面将网约车辆原标准“车辆排量不小于2.0L或1.8T”调整为“车辆排量不小于1.8升”、“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调整为“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并设5个月过渡期。

2、上海放宽驾照限制,驾驶员的驾驶证不必为上海市公安机关核发;车辆轴距条件放宽为“达到2600毫米以上”,且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关于合乘车,对“人车绑定”的要求调整为以家庭为单位,合乘出行可分摊成本标准由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即日起执行。

3、广州增户籍要求,须有本市户籍或居住证;在车辆标准方面,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要求并未发生变化,但将网约车车辆排量标准从1.8T或2.0L简化并统一降为1.8L;即日起执行。

总的来说,三地对车辆标准均有放宽,但实际上,这一规定仍然将绝大多数15万元以下档次的私家车挡在了市场之外;而其他规定也只能说是小修小补。

紧接着,各网约车平台也纷纷回应,各家态度值得玩味。

“模范生”首汽约车毫不掩饰新政对其的巨大利好,称“车辆人员均符合条件”。更在新政颁布第二日,CEO魏东早早去北京市政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提交了网约车经营资质申报材料。

滴滴回应文关键词可以提炼为“恳切期望”。从征求意见稿时的言辞犀利到肯定“新政朝着更合理和宽松的方向做了修改”。接着“恳切期待,在京沪两地带动下,更多地方政府广纳民意“并“恳请司机、用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实现平稳过渡。”

神州一如既往的“会增加司机工资成本,但并不构成实质影响”的调调。

易到一改以往的了了数语,长篇大论畅谈新政与其发展定位的高度契合,言辞中热烈拥抱新政,同时也和别家一样表明将“按要求开展资质申请”。

有句话是:企业对于政府监管政令解读结果“没有影响就是最好的影响”。对滴滴易到神州来说,此次新政的监管可谓让其“带着镣铐起舞”。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军对地歌网记者表示,“减少了车辆和司机,可能会造成打车难等影响,但也要看过程中政府怎么掌握标准以及平台有无可能再创新。”

对滴滴们来说,“达摩克利斯之剑”已落,将如何自救呢?

起跑线重新划定,B2C大势所趋

作为标杆城市的北上广新政一定,毫无疑问各地网约车细则将接踵而至。滴滴们再无政策博弈空间,网约车平台的C2C模式与B2C模式已分出胜负。

伴随各地网约车细则实施,对驾驶员户籍、车辆牌照、运营资格等硬性规定,再加之车辆加装GPS、应急报警装置等门槛限制,平台上的C端司机还会有多少?曾以C2C模式为主的滴滴、易到的路将在何方?

滴滴自10月8日的意见稿出来后,动作频频。

可以看出滴滴在尝试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与航空、旅游公司等搭建滴滴服务的生态圈、制定“出海计划”、发展金融服务等等。另外为维持平台供需平衡,与150家出租车企业、主机厂商合作,并扩张线下滴滴俱乐部。近日上线滴滴小巴,被指披着“快车”外衣的“小巴”,但新政对合乘车“每车每日服务不超过两次“的规定,使这一业务岌岌可危。

不论如何,滴滴平台将由“轻”变“重”,目前滴滴在全国有22个加盟商,滴滴俱乐部正在招募司机、布局线下店、争夺车源。日前笔者采访多个滴滴专车司机,大部分属于汽车租赁公司。通过深入了解地歌网记者得知,滴滴将各大租赁公司纳入平台,并每月给租赁公司一定费用。由此看来曾经C2C模式的滴滴将不复存在。

易到也在不断增重。近日不断有用户反映,易到的车辆减少,或与平台清理不合规司机导致大量车源丧失有关。而据称易到正加紧与地方代理商约谈,找地方深度合作伙伴负责专车市场投放。另外背靠乐视的易到正与全国8000多家Lepar建立合作。但这些动作都表明易到将向B2C靠拢。

网约车新政在将C2C模式泯灭的同时,也预示了这一市场共享出行冬至来临。

所谓分享经济,指将闲散资源暂时让渡给他人使用,对方取得使用价值,自己取得收益。而汽车领域分享的前提是1、用存量小汽车进行分享,而不是增量;2、兼职做汽车运营服务,而不是全职。从各个定义来看,目前网约车平台无一属于分享经济。

新政之下,个人闲散车辆由于门槛升高,恐怕已无法进入网约车平台与他人分享。而平台将涌进大批专职司机,购入大量车源,使平台的边际成本不断升高。如此一来,出行领域的共享经济已成伪概念。

无论是网约车领域向高端版发展,还是巡游车转型加入网约车,只能证明科技进步促使出行领域升级迭代与消费升级,与国外uber等出行平台的“分享经济”背道而驰。

如今,分享出行也许仅存在于一个个的资本故事了。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IT老友记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