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收网后,京东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成为“伪命题”产经

咕噜网 / 科技四少 / 2016-12-16 09:38
电商后时代,唯品会绝对算得上是红海中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在刚过去的唯品会12.8八周年庆中,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58分钟订单超过100万,24小时订单近700万。销售数据显示,...

电商后时代,唯品会绝对算得上是红海中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在刚过去的唯品会12.8八周年庆中,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58分钟订单超过100万,24小时订单近700万。

销售数据显示,最畅销的服鞋箱包占据了前四,不过,作为唯品会自己打造的电商节,与今年双十一的多元玩法不同,唯品会依旧打出低价、折扣标签,那么在大家都改变玩法、甚至唱衰打价格战的电商节模式的情况下,唯品会独树一帜坚持低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如何正确看待唯品会12.8周年庆数据表现

12.8是唯品会近年来打出的专属电商节,2015年,根据官方数据,开场短短4个小时,唯品会订单量就突破200万单,接近去年周年庆三天的订单总量;24小时订单量超过500万。

虽然唯品会历来都未公开销售总额,但通过官方公布的几年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唯品会周年庆的势头正在大幅降低,2015年4小时订单突破200万,超过2014年3天的总和,所以2014年与2015年相比,增量是非常强劲的,而到了2016年,全天的订单也只超过2015年全天的200万。这组数据对比的背后,唯品会在今年周年庆花的功夫并不少。

周杰伦夫妇加持:财大气粗的唯品会,今年3月,周杰伦加盟唯品会,出任首席惊喜官(CJO)一职;时隔数月,8月底宣布昆凌为代言人。显然,周杰伦昆凌合体为唯品会站台,这两大IP的的粉丝属性也是唯品会的目标群体,自然为唯品会带来巨大的流量。

广告轰炸,阵仗不输双十一:唯品会在硬广方面的投入一直以来都非常“任性”,今年周年庆在周杰伦昆凌的光环下,唯品会包揽各卫视黄金段,轮番轰炸,在线下,地铁站,公交站更是铺天盖地,从广告投放角度来说,唯品会的周年庆也试图比肩双十一。

双十当然,双十一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已经IP化,而唯品会周年庆,紧随双十一之后,又是唯品会的专属节日,那么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广告轰炸也是迫不得已的方式之一。

不惜血本的低价牌:在电商节逐渐频繁的今天,单纯的价格战似乎已经挑不起大众的消费欲望,所以也不难发现,今年的双十一,更多的多元化的玩法,比如AR、网红直播等等,在争夺流量的同时,也进行了消费场景的再造,而反观唯品会的周年庆,仍然在主打“低价”,虽然各大品牌前来助阵,但似乎显得有些乏力。

行业因素造就唯品会周年庆:几个内在因素之外,站在行业角度来看,唯品会在过去周年庆所取得的成绩,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双十一,双十一每年都在刷新销售记录,并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每年在双十一都会备大量的货,那么卖不完的也就造就了唯品会的盛宴。

有商家认为,唯品会大促来的很“及时”——因为天猫双11刚过去不久,商家为双11备的货正好可以在唯品会甩掉。对于唯品会来说,“后双11”营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今年,唯品会周年庆的战绩为何增长反而放缓了呢?

从财报看唯品会

11月23日,唯品会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6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20.0亿元(约合1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6.7亿元增长38.4%;

根据财报,业绩的增长得益于用户的增长,用户增长为43%,营收增长38%,订单数量增长34%,说明用户粘性在降低,并且每名活跃用户贡献的金额也没有成为推动增长的因素。

在财报会议中,唯品会CEO沈亚也表示,新客增速放缓,并且其也提出,第三季度的新客获取成本要比第二季度高。

那么这组数据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首先从大的环境里来说,互联网已进入后半场,流量红利消失也是业内公认的,这也意味着,在流量的获取方面将越来越难,这对于以流量夹缝里杀出一条血路的唯品会回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在唯品会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还有一个值得推敲的地方,就是第二季度因为广告投入,唯品会的新客增长很明显,但是第三季度,这些新客复购率却很低,这也反应出在获客数量与质量上正在失去平衡,更深层次来看,这意味着唯品会“以人带量”的瓶颈开始显现。

天猫收网后,唯品会的困局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唯品会到底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困局?首先我们得从天猫组织架构调整说起。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天猫团队和聚划算团队合并,构建三大事业组、营销平台事业部和运营中心的“三纵两横”协同体系。

今年10月份,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即线上、线下、物流高度相容的零售未来。那么天猫和聚划算合并则是打响新零售的第一枪。阿里如此布局的背后目的也是刺激商家神经,在架构调整之前,对于商家来说,无论是营销场景、活动形式都要进行多次重复操作,还要根据渠道的属性去做调节,而此次调整也是阿里资源整合的开始,也就是实现阿里经常说的“赋能商家”。

自然,阿里架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京东和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唯品会对于商家来说,因为没有店铺沉淀,所有商家上货都只是限时限坑位进行展示,唯品会对于商家商品上架要求只有一条,只要不管你的货是新品还是尾货,你只要是最便宜的就好,对于商家来说,无法完成人群的积淀。

早在去年,阿里张勇的一番言论在业内引起强烈关注,张勇曾表示,“六年来,双十一越做越大,让天猫越来越繁荣,造就了很多商家。双十一结束,大家留下的库存,四处找地方出清,于是养活了京东和唯品会。今天我们有3.5亿的购买用户,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营销场景,若干个营销场景,若干个销售渠道。肥水不流外人田。”

那么根据张勇的说法,也可以很好的回答了之前那个问题,唯品会周年庆这个时间点正好掐在了双十一的尾巴。

那么随着阿里架构调整以及资源整合的进一步深入,商家对于阿里平台的依赖更强,对于唯品会来说也意外着红利的消退,尤其京东、唯品会这种钻了空子的商业模式也将出现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打通及供应链的优化,未来的尾货市场将会不断萎缩。唯品会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来源:咕噜网    作者:科技四少】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