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会像英镑一样暴跌吗?洞见
最近,拿人民币去到银行购汇的人变多了。前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走低,失守6.7关口,中间价续创逾6年新低。有人估计,贬值速度还会持续。在人民币加入SDR后,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愈加迫切,这也引发了对汇率普遍的担忧。不少人未雨绸缪,选择现在就将人民币换成更保值的外币。
不过,在诸多外币当中,人们大概不会愿意把手里的钱换成英镑,因为在人民币汇率走低的同时,英镑早就已经开始暴跌之路。据媒体报道,由于受到英国6月份“脱欧”的影响,引发了汇市上的惊涛骇浪,英镑立即创出了1700多点的超级跌幅,一路跌至今,仍未见底。有了英镑的“前车之鉴”,人们自然就会担心人民币会不会步其后尘,也创下连续下跌的记录呢?
我们先看看英镑:宣布脱欧之后的英镑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虽然还未正式脱离,但英国经济的预期已经下降到最低点。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写到,英国在脱欧后所面临的困局就是:投资减少、消费不振,为了刺激经济,政府会保持银行利率在低位。很明显,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无助于改善资本逃离英国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加速英镑贬值速度。不过,克鲁格曼却表示支持英镑贬值,并不建议英国政府依靠强硬的金融政策硬撑起一个表面强大的英镑。
克鲁格曼这种支持贬值的观点源于一个看法,那就是英镑被过高估值。因此,贬值是货币回归正常价位的必由之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2月的报告称,英镑被高估了15%。目前,英镑价格的下跌,正是市场机制作用下,价格从之前的虚高回归正常的过程。长期来看,这不仅对经济无害,反而是有益的事情。他还进一步指出:对于英国当地出口商而言,英镑下跌会让他们获益,因为英镑疲软使得他们的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克鲁格曼看待英镑的观点是否可以被套用在人民币身上呢?根据《金融时报》等外媒的报道,人民币的估值和英镑一样,长期也是偏高。相对美元,人民币币值被高估了16%。换言之,是否人民币“回归正常价位”意味着要贬值16%?这这个估值甚至高过英镑的15%,如果要按外媒所说的比例“回归正常价”,人民币势必会迎来比英镑更加剧烈的暴跌。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媒体发表证据支持人民币贬值,认为贬值是一件好事。例如,据彭博社就估计,人民币估值每提高1%,就会导致出口下滑大致1%。反之,每下降1%,就会有利于出口上升1%。过去近10个月出口的下滑,便是因为人民币价格过高造成的。这些看法听上去似乎有道理。
然而,这些道理用在人民币上就不完全适用。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5年中国出口贸易量下跌,幅度为1.8%,主要原因是外需低迷,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导致订单减少,主要并非汇率原因。另外,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出口贸易虽然仍然高达14.14万亿元,但相比于中国GDP增速,出口贸易增速明显不足。这也说明,低端出口贸易在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重要程度会比以前更低。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刺激内需。换言之,人民币贬值直接对于出口贸易带来的价格优势其实很有限。
而且,中国制造业需要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倘若人民币大跌,那么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将大为提高,造成出口成品商品的价格增高,最终,这种由会比贬值带来的出口的价格优势将会因成本的推高而逐渐被腐蚀。全球化时代,产业供应链其实已经是一个多国协作的事情,最终,一国货币的汇率差会反映在商品成本上。因此,不要认为人民币下跌,企业能够从出口中获利,实际上,其净盈利可能反而减少了。人民币价格下跌很有可能救不了中国制造业,反而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人民币是否会步英镑后尘呢?坦白说,短期的价格下跌是必然的趋势,但这主要是受到美元和联储影响的暂时性波动,下跌幅度不会像媒体报道说的那么吓人。这可被归结为是一种短期货币现象。但长期来看,人民币的价格是一个经济现象,体现的是一国货币背后支撑它的实体经济体的状况。长期来看,你对于人民币价格的信心取决于你对中国经济有多少信心,即你认为投资减少、增长乏力、内需不振、出口减缓这样的状况会不会持续。这个问题,就属于见仁见智了。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孙骁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