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11个生死抉择,关系你和所有地产人的命运产经
明源君认为,各种分化的背后,是房企本身的积累不同、优势不同。而且这种分化还将继续。总的来说,房企有11个生死抉择。任何一个选择错了,企业可能就没了,员工也需要重新择业。
下面明源君分别进行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细看,这可能关系到每个地产人的命运。
生死抉择的基础:已成定局的强弱分化
房企最大的分化,当然是强弱的分化,而且这种分化目前已成定局,无法再进行选择。就在这两年,将有一批企业进入年销售2000亿俱乐部,而百强房企第100名年销售可能只有100亿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排名靠后的百强整个集团的规模,赶不上排名靠前的巨头们一个区域的销售额。
强弱分化至少带来了以下一些本质区别:
一、采购:成本完全不同、质量完全不同
房企主要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整合各种资源,其中很大一部分资源的整合是通过采购。
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商、宣传策划资源、设计、管理系统……都是采购的对象。
规模大的房企,自然更容易和供应商讨价还价,其采购价格,就比小房企便宜很多。而小房企,要在采购成本上和大房企持平,道路只有3条:1、集中自己的项目,在区域拥有一定规模;2、降低采购标准,必然影响产品质量;3、利用新兴的采购平台,实现抱团取暖。
二、融资:成本天壤之别,严重影响后期战略
有的国企的年财务成本是2,巨头们的融资成本可能是3.5,而小房企的融资成本是17甚至更高。
不同的财务成本,决定后期战略完全不同:财务成本是2的,可以拿地5年后开盘,融资成本是17的,就要奔着半年后开盘去了。
三、品牌:有的势能很强,有的要从头开始
全国性的大品牌,进入区域的时候,只有一个品牌落地的过程,也就是让当地人有一个感性的差异化的认识。
如果在一个城市已经开了8次盘,第9个新盘上市的时候,几乎不用怎么做推广预热了。
而如果本身品牌比较弱,又是第一次进入某个城市,就要完全从头开始,还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许多地方政府对巨头,许多都有优惠政策。而小房企拿地之后,往往要承担一些别的责任。
在强弱分化成定局的基础上,房企要进行下面三类11个生死抉择。
战略类抉择:只能选择一边,决定房企生死
一、一线还是三线,看核心能力是什么
有的房企觉得三线是天堂,有的却觉得是地狱,这个事情说白了,是双方的能力模型不同。
明源君用一个理想化的数学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三线用每平方3000元的成本开发一个楼盘,以每平方5000元的价格卖出去,利润与成本相比,是2000/3000=2/3。
在一线用每平方10万的成本开发一个楼盘,以每平方12万的价格卖出去,看似每平方赚了2万,比2000多,但利润与成本相比,是2/10=1/5。
如果开发周期相同,投入资金相同,在哪里赚得更多呢?
当然,上面这个模型是很理想化的。
现实中,在三线操作不好,就会卖不出去,想从成本里抠出每平方2000的利润,也需要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一线,只要操作没有重大失误,10万成本卖12万,一般是可以实现的,但问题在于占用的资金量很大,需要很多钱。
所以,融资能力强的企业,在一线就没有问题;控制成本能力强,能用上一个档次的成本造出上两个档次的产品的企业,在三线就没有问题。
二、规模还是利润,看你到底想要什么
单个项目,半年开盘,能赚5000/平,2年开盘,能赚2万/平。
选择前者,可以获得规模;选择后者,可以获得单个项目的利润。
这个时候到底如何选择呢?
首先,财务成本低到一定程度的房企会选利润,因为时间对它不重要。
其次,准备金盆洗手的会选利润。很多房企已经打算做完手里的项目就改行,当然能赚一笔是一笔。
第三,上市公司会选规模。因为规模决定其股市的表现,和再融资的难易程度。
第四,在区域排名靠后的房企,会选规模,因为单个项目虽然损失一些利润,但如果规模不迅速扩大,将丧失竞争能力被人挤出市场。而规模扩大以后,可以获得明源君在最开始讲的四种优势,最终总体利润未必会受损失。
三、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产品还是金融
正如明源君在前面“一线还是三线”里分析的,融资能力强才能做一线,而做三线需要特别的成本控制能力。
而事实上,在现实中,还有很多别的选择。
目前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合作模式,代建表现的最明显:一方出钱出地,另一方出品牌和技术,前者靠融资能力,后者靠产品能力。
此外,金融能力不单是前期的融资能力,还有后期的变现能力:养老地产、产业地产、商业地产,回报周期都很长,把这些产品打包成金融产品卖掉,把10年的长期回报变成3年的短期回报的能力,也是金融能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比这类产品的产品能力本身更重要。
四、布局:集中还是分散
对于巨头来说,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城市做200个亿更好,还是在四个城市各做50亿更好的问题。事实上,只要城市容量足够,集中永远都比分散好。管理半径小,项目集中,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项目成本。
对于区域巨头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选择,必须集中,才能和巨头对抗。
产品类抉择:关键看时机
一、做改善还是做豪宅
明源君觉得,今日中国,对于刚需类新房的需求,恐怕越来越少了。
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大家家里好歹都有房子,只是缺好房子。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价都动辄8万了,你好意思拿毛坯刚需出来卖么?那样卖能溢价么?
所以,未来的产品抉择,是改善与豪宅之间的抉择。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你是否有做豪宅的能力和品牌。豪宅毕竟不同刚需,市场是有限的。
对于三线来说,能买得起豪宅的人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有竞品,你即使只在某个方面差一点,也会失去所有客户。
对于一线来说,购买豪宅的人都是挑剔的,你的产品稍不如他意,也就被放弃了。
二、做大盘还是做小盘
过去很多开发商喜欢大盘。大盘可以开很多次盘,每次开盘做一次宣传,价格逐渐往上升,最开始打平,靠后几期赚钱。
而且,大盘会影响一个区域的规划,有很多腾挪空间,缺什么规划可以自己补什么,还可以和当地政府合作,做一些市政配套。
但是现在,拿大盘就要谨慎了。
三线的大盘,要卖出去周期太长了,卖5、6年的都是常事。
一线的大盘,光拿地都占用了太多的资金,又不可能一次清盘,压力很大。分期开盘,你怎么知道你的开盘周期正好能赶上高点呢?如果在周期底部,你资金压力又很大,你卖还是不卖?
所以,如果资金成本不是特别低,品牌不是特别强,拿大盘还是要谨慎。
三、标准化产品还是个性化产品
企业越是规模大,越是要标准化,企业越是规模小,越是要个性化。
规模大的企业,标准化后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而规模小的企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做个性化的产品: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规则,把阳台做成7米。再比如,可以做中式的房子,做可变户型等等。
用个性化的产品,去对抗大企业的品牌,是未来小房企的生存之道。
因为细分市场始终是存在的,而个性化的产品一定可以在细分市场,凭借个性,战胜竞品其他方面的优势。
四、外在硬件还是内在软件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有很多层次。
硬件的房屋,只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人的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信仰的需求等等,都是硬件无法满足的。
近年来,社交公寓、创业公寓,以及阿那亚等神盘的实践说明,对人的高阶需求,地产商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只是说要不要去做,能不能长期的做。
社交公寓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创业公寓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阿那亚给了人们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和一些心灵的场所。
当然,满足人的高端需求,比如做社群,是有门槛的,需要感情投入,不是完全功利就能做起来的。但是一旦做起来,其获得的资源则是源源不断的。阿那亚房子95%靠老业主卖出去,融资、丰富社区服务等等也都靠老业主。
做硬件还是做软件,后期将是地产界持续谈论的话题。
灵魂类抉择:决定企业30年后的状态
如果说,上两类抉择,只是法和术层面的,下面的抉择,则是道层面的。上面的抉择可以更改,下面的抉择则很难更改。
一、集权还是分权
许多房企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几乎都是执行者。
还有的房企权力相对分散,所有的创新从下面兴起。
集权的房企,如果老板的战略一直正确,如果老板一直有学习能力,那么企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而且效率很高。
分权的房企,下面偶然有个惊喜的创新,就可以发扬光大,成为公司战略。
集权的房企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老板战略错误,是没有纠错机制的。
分权的房企最大的问题,在于效率有时候会有问题。
二、家族企业还是公众公司
房企中家族企业不少。家族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接班,你怎么知道你的后代是优秀的呢?但是,如果把企业弄成公众公司,一般就只有上市。
上市公司考虑的问题,和非上市公司考虑的不太一样,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要好看,就得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上面说到的规模和利润之争。
万宝之争出现后,这个抉择背后还有一种考虑,是如何保证公司不受到“野蛮人”威胁。
不过,一般来说,公众公司可以引进各种专业人士,通过投票,最终来做出一个相对理性的抉择,但是家族企业不能。
三、从B出发还是从C出发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年头不长。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客户对产品了解有限,他们描述不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房企做出来的产品都是“新”的,完全是自己和自己死磕。
现在,客户已经有了很多地产知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又给了房企调查的便利,是否可以先调查客户需求,再根据需求来做产品呢?
有很多房企已经这样做了,甚至开始做户型众筹,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如何把个性化需求标准化。目前一般处理办法是:满足主流需求。
举例来说:1000个客户。经过调查发现其中300人的需求特别个性化,有300种。另700人的需求则可以统一为10种户型。那么,那300人的需求就不再满足,给主流的700人修一栋有10种户型的楼就好了。
(来源:恒嘉 明源地产研究院)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