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顺风车以及出租车数字赋能 嘀嗒出行的未来没有天花板

滚动
2020
10/17
17:12
分享
评论

提到出租车和顺风车,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并非移动出行市场的主流业务,快车专车才是主流。因而,当专注于出租车和顺风车的嘀嗒出行,近日提交了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上市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各种声音也纷至沓来。

比如说,有人认为顺风车是一个细分市场,市场规模太小,同时,出租车市场尽管很大,但基于传统扬招打车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这些认知当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但个体认知往往很难反映市场的全貌,尤其是中国广阔巨大的市场中,层次丰富及多样的需求。以及可能被忽视的,移动互联网在变革传统产业过程中,所创造的巨大市场机会及无限想象力。

嘀嗒 两条最具想象空间的赛道领头羊

那么,当今整个四轮出行市场当前的格局究竟如何呢?嘀嗒出行招股书中援引了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以下简称“F&S”)的报告,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的全貌。

事实上,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由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三大板块构成,其中出租车分为扬招和网约两部分。以2019年的GTV(交易总额)7119亿为例,四者的比例关系和排序分别为,扬招出租车4703亿,占比66.1%;网约车2095亿,占比29.4%;网约出租车181亿,占比2.5%;顺风车140亿、占比2%。

也就是说,出租车(扬招+网招)共计占据了68.6%的份额,是网约车的2.3倍,同时,出租车扬招部分,在出租车总交易额占比高达的96.3%。

上述报告也预测,中国出租车市场规模预期到2025年在整个四轮出行市场中继续保持第一,占比在53.9%左右;而顺风车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139亿元,2019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1.8%。

而根据F&S报告,2019年,嘀嗒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占比66.5%,在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此外,嘀嗒也是中国数字化扬招业务的开拓者及领先出行平台。

从招股书数据看,尽管目前嘀嗒出租车业务对营收的贡献率尚低,但增长趋势良好,未来空间巨大。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嘀嗒智慧出租车服务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630万元及人民币1530万元,分别占同期嘀嗒总收益的1.1%及4.9%,同比大幅上涨。这进一步证明,作为行业内首个对出租车业务实现商业化的平台,嘀嗒出租车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跑通。

招股书还显示,嘀嗒已和西安地区交通部门及出租车协会展开了全面智慧出租车合作,未来将把合作模式复制到沈阳、徐州及南京等城市,数字化赋能业务持续渗透。

在整个四轮出行的四条赛道中,嘀嗒出行占了其中三个,并且出租车扬招数字化和顺风车都是巨大蓝海。由此可见,嘀嗒所进入的领域并不小,如果在出租车和顺风车这两个领域继续深耕,完全有可能成为整个四轮出行领域最大的出行平台。

网约车增速未来6年将大幅放缓,嘀嗒赛道更符合长期价值

根据F&S的数据,顺风车和网约车的交易额对比,将从2019年的1:15,大幅上升至2025年的1:3.45,双方差距足足缩小4倍以上,可见顺风车未来的增长潜力要远大于网约车。

F&S报告也可以看出,尽管2015-2019年,网约车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0.8%,但2019-2025年,这一增速将大幅降至11.1%。

这也说明,网约车市场依靠大规模烧钱补贴,在过去五年的确取得高速增长,但从今后来看,烧钱补贴,以及依靠增加车辆供给所带来的增长,终究非长远之计。由于合规隐患,资源浪费,道路拥堵等负效应,网约车所面临的天花板将越来越大。

这一点,从花小猪近期频繁遭各地主管部门叫停,就可见一斑。

整个四轮出行市场,总量将不断增长,这是出行消费寻求升级,城市化演进的必然结果。但小汽车的总量控制在今后将越来越严格,而国家的路面交通的整体规划,也一定是公共交通优先,同时不断提升四轮出行市场的存量运力的运输效能。

对于移动出行平台而言,只有在符合国家整体交通规划,尊重城市、资源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去探索自身发展路径,追求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才能创造更加长远和巨大的更大价值。

而从四轮出行市场的竞争趋势来看,无论是顺风车,出租车都还有巨大的蓝海待开拓,这个市场容得下更多的玩家。更多的出行平台的参与,良性竞争,方能把这个市场不断做大做好。

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此前曾分析过顺风车与出租车两个赛道的组合优势:

1、两个场景加起来能覆盖95%用户对四轮移动出行的需求,关键是不存在丢失线下需求场景的情况;

2、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冲突且非常互补,比如出租车40%是短距离、只需起步价的,同时出租车98%是实时用车,而顺风车主要是远距离的(15公里以上)、预约上下班通勤,很好地解决早晚高峰期运力不足的难题;

3、两者都是通过盘活现有供给提高效率,并没有额外增加社会上的车辆。仅就这一点来说,顺风车与出租车的组合,更加符合未来的城市交通战略和城市的出行规划,与国家在道路交通方面的顶层设计相向而行。

这或许是对四轮出行领域,怎样的赛道选择和发展路径更加具备长期价值,一个深刻的洞察。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