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金环日食”系列直播观看人数达2650万,强互动性赋能科普知识传播

滚动
2020
06/24
17:15
分享
评论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日食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是进行科学观测的好时机。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研究太阳表面活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研究其他太阳系天体和现象。”6月2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海斌亮相快手直播间,为广大老铁科普日食形成原理、观测条件等天文知识。

当天,10年一遇的“金环日食”在中国境内登场,快手联合墨迹天气、北京天文馆-BJP、湖北省科学技术馆、中国天气网、中国科技馆、风云卫星、空间气象,以及“科学家来了(探秘哥)”、“探索宇宙(锋轮)”和气象媒体人“追风者轻扬”等快手科普达人共同推出日环食系列直播,通过实时观测和相关知识科普,从不同维度对此次“金环日食”进行展示和解读。

数据显示,当天的“金环日食”系列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多达2654.4万人,点赞超过366万。

C:\Users\kyuu\Pictures\Screenshot_20200621-133322_副本_副本.png

不只天文知识,快手科普知识内容体量惊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厦门观测点的太阳,正在一点点出现初亏,从初亏到日环食还要大概20多分钟的时间。”在墨迹天气官方号的直播中,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了此次超级日环食从初亏、环食始、食甚、环食终、复圆的5个阶段,并连线日本宫崎、连麦“科学家来了(探秘哥)”等快手科普达人,邀请日本文化专家赛娜、天文摄影师吴迪等嘉宾亮相直播间,全方位解读此次日环食。

C:\Users\kyuu\Pictures\Screenshot_20200621-155903_副本_副本.png

事实上,在快手,大众不仅可以了解到有关于日环食的大量天文知识,更有海量知识库在线开放。目前,快手科普知识的内容生态体量巨大,知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旺盛,且增长速度惊人。

据《快手知识社交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快手知识内容创作者总量已超过54万,其中职业技能领域知识创作者超过28万,生活百科知识短视频创作者超过15万,超过10万的通识教育创作者在快手分享知识。

创作者规模巨大的基础上,快手的知识内容量同样不容小觑。2019年快手知识短视频内容量接近1.2亿条,知识直播达到40万场,合计总时长约10080年,知识图片作品量达到862万条。这些作品涵盖了工程技术、工业技能、农业技能、自然科学、医疗健康、生活妙招、语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丰富的内容矩阵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强互动性赋能知识科普传播及内容创作

当天,在直播间欣赏“金环日食”的老铁基本分为了三大“阵营”:一部分网友化身“外景记者”,实时发布自己所在地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在线讨论,还有一部分网友则求知欲旺盛,在直播间就观测和拍摄日食的知识与专家进行实时互动。第三类网友则将快手直播间变成“许愿池”,在“金环日食”出现时,狂刷各自对于学业、工作、家庭、健康的各种祈福内容。

不难看出,快手用户对于优质的科普内容有极强的互动意愿。《报告》显示,在快手,90%的知识内容消费者曾与创作者互动,其中,与创作者进行动态互动的点赞、评论及参与直播的行为比例,已超过了以静静欣赏为主的账号关注的行为比例。近92%知识内容消费者参与过知识内容的互动与传播。

与此同时,会与粉丝进行互动的快手知识内容创作者比例同样高达95%,对他们而言,回复评论、直播互动等浅层互动方式是开启人与人真诚交流的第一步。其中,创作者往往更青睐于进行有内容价值的评论互动,如等待解答的疑惑、对知识作品的建议等;同时,出于吸引新粉丝、服务好老粉丝的愿望,开直播成为创作者重要的互动手段之一。

综合来看,快手知识内容消费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多层次、高频次、即时性的互动交流,利于内容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吸收知识,也提升了内容创造者的创作热情,进而推动了知识的科普传播效果。当下,快手已成为全民学习各类专业知识的重要渠道与平台之一,正在通过知识社交助力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