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传承人李雪亚:我在快手“玩泥巴”

滚动
2019
08/15
14:19
分享
评论

手艺人李雪亚的一双巧手能把泥巴玩出花来。小时候,孩子们都爱玩泥巴,随手抟一团土就能捏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李雪亚不仅爱玩,更擅长玩。如今的她不仅是许昌市钧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且因在快手(快手ID:1354637877)不小心“暴露”自己“会玩泥巴”的特长,成了当地名人。自家开的窑厂经常被来自各地慕名求学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xinWeChat/Data/Library/Application%20Support/com.tencent.xinWeChat/2.0b4.0.9/be71bf3eb0b092b2ba41f8f6f1d0a1df/Message/MessageTemp/32773117f0a2193a3e9a7203827f8d23/Image/671565840932_.pic_hd.jpg

 钧瓷之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位于河南禹州市的神垕镇是著名的钧瓷故土,这里的人从唐宋时期开始便以烧瓷为业。钧瓷是当地最具特色的瓷种,被列入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反应而闻名于世。

手艺人李雪亚就出生在这里,自小便与泥土结缘的她,用一双巧手赋予了泥土生命,她也是少有的掌握手拉坯技术的传统匠人。

手拉坯成形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手艺传承至今,制作方法不变,只是过去的手搅轮“进化”成了电动轮。

随着拉坯机的高速旋转,一个土团子在李雪亚的手里可以不断变换形状。先是把泥团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按压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形成中空。再把一只手放在泥壁内,另一只手扶着泥身,两手同时用力挤拉泥窝,向上或向外扩展,使窝泥变成适当厚度的坯体,最终根据样式需求做成不同的形状。平平无奇的土色原坯,入窑后经过数天的高温煅烧,利用氧化和还原反应,最后成“出窑万彩”的缤纷色泽。

图片包含 室内, 人员, 餐桌, 蛋糕描述已自动生成

完成一件钧瓷,从原材料到制胚,再到烧制出窑,至少需要72道工序,就算是熟练的匠人前前后后也要耗时最少四个月。李雪亚说:“求珍去凡,窑火凝珍。制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时候火候不对,忙活半天出窑一看有问题。尽管再心疼,这些残次品也不能留,必须销毁。”对瑕疵的零容忍,是一个匠人对工艺最基本的敬畏与尊重。

2008年6月,《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省级和国家级传承人,为钧瓷文化和制作工艺找到了守护者。两年前,出身于瓷器世家的李雪亚被选为许昌市钧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古法要传承,更要创新

李雪亚的父母都是瓷器厂的工人,从小她就把窑厂当做玩乐的场所,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结婚以前,李雪亚还未接触过钧瓷的制作,直到她嫁给了一个钧瓷手艺人,才逐渐入了钧瓷这行,并把创作重心慢慢转移到钧瓷上面。

几十年的制瓷经验,古法规则早已烂熟于心,但李雪亚想打破桎梏,将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融入到传统艺术之中。“文化需要创新,钧瓷也一样。我要做的是在保留古代工艺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在传统器型制作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制作出新的东西。”李雪亚在普通器型基础上进行改良后制作的“孕育”、“美人醉”和“佛莲”等作品,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从前,李雪亚一心扑到钧瓷上,只因这是她的事业,但是自从被选为钧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钧瓷于她而言已经不仅仅是“饭碗”那么简单。“我要努力普及钧瓷文化和知识,让更多人能够学习钧瓷的制作工艺,我想把钧瓷更好地推广出去,让手艺得到更好地传承。”

图片包含 人员, 室内, 餐桌描述已自动生成

如今,李雪亚已经跟河南省当地包括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原工艺美校以及黄河科技学院等几所高校合作成立了实验基地,专门教授钧瓷制作工艺。每逢节假日,总有人从各个地方专门赶来跟她学习钧瓷技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学龄儿童,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被钧瓷的美深深震撼。

  搭乘“快车”,快手成文化传承新载体

前来参观的人对李雪亚说:“你做的钧瓷这么好看,放在这里才几个人能看到,也太可惜了。这么美的东西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欣赏。”李雪亚对此深有同感,她从事钧瓷生意将近十年,深知买主大多是钧瓷爱好者,还有很多人没有领略过钧瓷的魅力。

在身边年轻人的推荐下,李雪亚今年6月注册了快手账号(快手ID:1354637877),短短两个月就积累了5万粉丝。“我的初衷是让更多人知道钧瓷,发现这种工艺的美,所以我拍的视频多数时候是展示制瓷的过程,这门手艺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才不至于失传。”

目前李雪亚已经在快手上发布81个作品,老铁们一边惊叹中国瓷艺之美,一边敬佩她炉火纯青的技艺。

“太美了,我们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永续传播,万古流芳!”

“好手艺,巧塑天工”“精彩的拉坯,今日在快手里开眼了,谢谢你”

“这才是真正的艺人,正是这样朴实的人传承了中华文明。致敬!”

……

老铁们的赞美和鼓励给了李雪亚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让她看到了钧瓷传承的希望。“有这么多人通过快手了解钧瓷文化并开始走进来,我觉得我用快手的目的达到了。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用快手把钧瓷文化发扬光大。”李雪亚说。

在快手上,像李雪亚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有同一个梦想:借助快手这辆“快车”,通过新的传播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据统计,截至去年9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快手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让非遗文化得以在上面展现千年的底蕴与魅力,同时也让普通人有机会通过快手见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中华文明之美。

实际上,快手不仅仅是以传播工具的形式存在,它更像是一个虚拟资料馆,用短视频记录下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为后代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越来越多的手艺传承人和传统文化,正在通过快手被更多人看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