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参差不齐,坏账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洞见

砍柴网 / 金评媒 / 2016-08-08 17:04
去年同期多数P2P平台对外宣称的坏账率一般都3%以内。但目前各平台的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平台信披机制较为健全,有的平台会通过更改计算方式、默许借款人延期还款等...

89

日前有媒体记者独家披露称,“现由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拟定的P2P平台坏账界定标准,已递交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此消息一出,广大互金平台纷纷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关切及忧虑。

坏账率是切实关系平台品牌形象的重要指标,若基于该标准被界定为坏账率过高,不仅会对平台形象造成极大损害,并且有可能引发该平台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进而发生挤兑。因此主要看本次坏账率界定标准是将逾期超过多长时间的贷款列入坏账统计范畴,如果标准过严,必将在强监管环境下形成一道隐形的行业分水岭,加快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进程。

逾期和坏账是P2P平台不能言说的痛点之一

自去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至今,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大量诈骗平台爆雷,避免更多人误入理财陷阱;部分违规平台在强监管下主动寻求理性退出;余下的合规平台以及有意向规范发展的平台全面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然而,在取得治理成果的同时,行业内部仍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比如客户资金银行存管、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的定位、不能形成资金池、不能担保增信、不能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宣传等。其中,逾期率和坏账率更是平台反复粉饰、讳莫如深的痛点之一。

信息披露待强化,P2P真实坏账率尚未可知

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同期多数P2P平台对外宣称的坏账率一般都3%以内。但经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平台的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平台信披机制较为健全,有的平台会通过更改计算方式、默许借款人延期还款等方式压低坏账率,甚至还有的平台拒绝披露敏感信息。

对此有业界专家表示:在国内经济下行,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的坏账率都在不断攀升,更何况P2P平台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获客成本一路水涨船高,最终附加到借款人身上的真实借款成本高达20%-30%左右,加之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借款人违约成本较低,因此P2P行业的真实坏账率很难保持低位,5%-10%左右是较为合理的区间,这还不包括极个别进取型的高危平台。

坏账率居高不下,P2P平台如何独善其身

单纯从数据角度看,不排除多数P2P企业对外披露的逾期率和坏账率有较大水分的可能。因为P2P对接的一般都是有瑕疵的资产,在前期信审阶段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元化风险把控。后期如若产生逾期和坏账,就说明前期的风控审核机制存在疏漏,对于P2P平台来讲,这样的风控漏洞是足以致命的。

P2P坏账率的界定标准呼之欲出,还有更多针对互金领域的监管举措正在酝酿和落地过程中,对互金平台的风控机制、信息披露、贷后管理以及不良资产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互金平台应从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投入更多资源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先进风控体系,从而避免坏账率成为压倒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 金评媒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